一、目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潜在的档案安全事故及紧急情况对档案安全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火灾、潮、盗、尘、鼠、污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对各种安全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档案的损害,保正档案资料的安全,根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学校档案库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三、具体职责
(一)档案库房应急准备与响应小组负责全校档案潜在的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负责档案库房现场指挥、通讯、排险、消防、保卫、档案抢救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二)各部门负责本单位档案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三)保卫处建立健全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
1.成立档案库房应急准备与响应领导小组,应急准备与响应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
2.学校成立应急准备响应组织,可由学校义务消防队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组成,组成人员包括:档案馆、机关和后勤工作人员。
3.应急准备与响应领导小组的职责
(1)本校发生档案突发事件时,组织人员有效的处理险情,抢救档案资料,减少损失。
(2)首先确保人身安全组织抢救,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档案资料损失。
(3)了解档案资料的存放、保管、使用,防止事件的发生。
(4)定期培训应急响应小组人员或义务消防队员,使其熟悉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了解必要的抢救、救护、疏散知识等。
四、险情种类和等级
(一)种类
引发档案室安全事故的险情主要有盗窃、火灾、水灾、虫灾、地震、雷击和库房崩塌等。
(二)等级
若档案室内险情不大,本室自己能处置,不会造成重大不良后果的,则为一般险情;若室内险情较严重,已危及档案安全,本室模不清虚实或估计依靠自身力量不能处置的,则为较大险情;若室内险情致档案严重受损且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则为重大险情。
五、抢险目标和任务
排除灾情、险情,消除灾情、险情对室藏档案、资料及设施设备的威胁,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六、抢险原则和顺序
(一)原则
先抢救珍贵档案,再抢救一般档案,最后抢救资料和设施设备。
(二)顺序
1.各级党群行政档案。
2.其他各门类档案。
3.资料。
4.设施设备。
七、抢险程序
(一)一般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迅速通知档案室负责人和库房管理人员。
2.档案室负责人和库房管理人员到现场查清险源后,能自己处理则处理,不能处理则立即报告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
3.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接报后立即到现场确认险情,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4.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做好善后工作。
(二)较大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在确认险情较重、自己不能处置时,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灾情,请示处置办法;得到报警指示后,迅速拉响电铃报警(报警标志为电铃长鸣);若需向外界呼救,则迅速拨打119或110火警、匪警电话或其它与抢险救灾有关的外界联系电话,告知险情,请求抢险。之后立即打开通往险区的大门,为消防车或其它抢险车辆的靠近做好准备。
2.接到报告或听到警铃后,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应迅速组织抢险工作组成员实施抢险。档案室成员自电铃拉响起2分钟内赶到现场,室外成员自接到抢险通知起15分钟内必须到位。
3.各抢险成员到位后,立即按分工各就各位,投入抢险。外界专业抢险队伍赶到后,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应及时介绍情况,组织人员协助抢险。
4.相关人员要做好报案、施救、灾情等记录。
(三)重大险情
若发生危害档案、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灾害事故,则通讯组成员立即拨打120救护车,指挥组立即派人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余工作组成员参照上述较大险情的抢险步骤进行抢险。若险情危及到供水、供电、通信等而自身不能处理时,则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予以抢险。
八、善后工作
(一)总结
险情排除后,要进一步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对抢险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报告是否及时;突发事件等级确定是否准确;预案启动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是否及时、科学、有效;人员、物资、经费是否及时到位等。
(二)上报
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长应将险情发生原因、所受损失及处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通报有关部门。
(三)奖励
在应急抢险工作中,对做出显著成绩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责任追究
对失职、渎职、不履行规定职责和程序的部门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